在我們生活的眾多環境因素中,飲食是最關鍵、最重要的環境因素之一,關係到人們的健康與長壽,科學飲食的關鍵就在於平衡。

飲食平衡是一門科學,但卻無法準確計量,也無法用模型或公式計算,得出準確的結果。飲食平衡需要知識、觀念、心理與行為的巧妙結合,在很多情況下,飲食平衡更像是一門藝術,需要微妙的領悟、總結和基於肌體感受的細緻觀察、實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長時間堅持就會達到運用自如的境界。

雖說飲食平衡是模糊的,但它卻有自己的規律可循。各種各樣的食物被選擇、被食用,攝取人體後,各種食物的數量、它們之間會起怎樣的化學變化、變化的性質和各自作用的大小是很難細分、也是無法計量的。即使如此,人們仍能撇開具體看整體,拋開細節看全貌。由此看來,飲食平衡仍是可以被看清或被感知的。

 

 

1. 雜與精要平衡
人體需要的營養是多方面的,從當今的飲食文化而言,必須有眾多來源的食物才能滿足營養平衡的需要。日常飲食中食物的種類雖然是有限的,但在實際生活中,人們攝取的穀物、蔬菜、水果與採摘的野生天然植物品種則是無限的。飲食偏簡求精,時則有害無益,尤其是對生長發育不利,偏食和食物過精易造成微量元素鋅、鐵、碘,礦物質元素鈣和某些維生素的缺乏,以及一些營養素的過剩。因此,除需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以外,更應提倡食物來源的多樣化。

俗語有:「雜食者,美食也!」著名營養學家李瑞芬教授也曾談到過,為了保持自身的健康,人們每天要吃25~30種不同的食物,這就是所謂的「雜」!
 
2. 飲食冷熱要平衡
「飲食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指出了飲食的冷熱平衡。飲食宜暖,冰冷食物攝取過多會損傷脾、胃和肺氣,微則為咳,甚則為泄。體虛胃寒的人,應少吃冷食物,尤其是在夏日更應慎重。民間也強調「饑時勿急,空腹忌冷」。反之,飲食也不可太熱,否則易燙傷胃朊、咽喉。由此,古代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熱食傷骨,冷食傷肺,熱無灼唇,冷無冰齒。」所以,飲食時應當注意冷熱度要平衡。
 
3. 飲食前後要動靜平衡
飲食前後動與靜的平衡同樣很重要,其原因是人們每天在飲食中所攝取的各種食物及營養與身體的熱能消耗之間必須保持平衡。古人言:「飲食即臥,不消積聚,乃生百疾。」醫學食療古籍稱「食後便臥令人患肺氣、頭風、中痞之疾,蓋營衛不通,氣血凝滯故而」,所以飯後要是當活動。俗話說「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說明進食後緩行散步有利於健康。《論語‧鄉黨》篇中說:「食不語,寢不言。」說明古人主張食前及食中宜靜而專致,不可分心、高談闊論,以利納穀和消化。
 
4. 飲食要乾溼平衡
乾指的是固體食物,濕指的是水分的補充,水分是人體代謝量最大的營養素,一天在2500毫升上下,一定要主動補充。早晨起來,喝一杯鹽開水是很好的補水習慣。餐桌上應經常備有湯,湯對進食、消化、吸收都有利,要像一日三餐那樣養成每天上、下午定時飲水的習慣。

 

本文轉載自 長春藤預防醫學健康管理網站

arrow
arrow

    icarey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